您当前位置:97616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江苏旅游景点 >> 金山寺

金山寺,金山寺在哪里,金山寺在哪个省

    就去旅游网  最近更新:2023-08-07 15:01  浏览次数:

金山寺在哪里?金山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金山寺在哪个省?

金山寺旅游,金山寺在哪里,怎么走?

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唐时赐名“泽心寺”,北宋真宗时期赐名“龙游寺”,清康熙时期赐名“江天禅寺”  。始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禅宗名寺,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金山寺即指此,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 金山寺打破寺院坐北朝南,分三路的布局,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江流,各色建筑散布其上,风格奇特  。

金山寺简介

镇江金山寺门票价格参考:50元/人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内的金山上。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山势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金山寺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殿宇楼堂幢幢相衔,阶梯成叠,长廊蜿蜒,台阁相接,把整个山密密地包裹起来。远望金山寺,只见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慈寿塔,看不见山,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称。与焦山定慧寺“焦山山裹寺”形成鲜明的对比。

镇江金山寺图片

镇江金山寺图片

金山寺历史

金山寺初建于东晋。元虞集在《万寿阁记》中写道:“山有佛祠,始建于晋明帝时。”但元朝赵子昂却认为,金山寺是晋元帝时建。寺原名为“泽心寺”。唐朝起称为金山寺。《新唐书·韩滉传》曰:“陈少游在扬州,以甲士三千临江大阅,滉亦总兵临金山寺。”宋改名为“龙游寺”,清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南巡时赐名“江天禅寺”,一般仍称为金山寺。

金山寺自晋至今,历经沧桑,屡有兴废。1948年又发生大火,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方丈室等二百余间房间。残存建筑,“文革”时亦有所损坏,现已修复,仍不失当年外貌。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留宿处、念佛堂、紫竹林、方丈室等建筑傍依山根,通过回廊、回檐、石级有机串连,形成楼外有阁、楼上有楼、阁中有亭的精巧建筑。妙高台、七峰顶、椤伽台等联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矗立山巅,规模宏大,精巧壮丽。清朝曾仿建其一部分于承德避署山庄及扬州瘦西湖,并借以“小金山”称之。

进入山门是天王殿,这是一座单檐歇山的宫殿式建筑,当中供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亦称四大金刚。天王殿后是重檐歇山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大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3 尊金身佛像,西壁是十八罗汉,左右阁楼上坐着56天尊。3尊大佛的背面塑有海岛。海岛的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善财童子参拜53位菩萨的塑像。

大殿两侧的厢房,是方丈室和接待施主之处。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保存着7 块乾隆御碑,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内有四宝室,陈列着金山的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

观音阁南与妙高台、楞伽台,北与慈寿塔、法海洞椽接栋连,碧映丹辉。由楞伽台循级北登,可至金山的顶峰留云亭,亭内有康熙帝御笔江天一览石碑,故此亭亦称江天一览亭。留云亭西北,有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七峰亭,在此亭之北的金鳌山下有一个古仙人洞,这是道教的遗迹。

由观音阁往北,可登慈寿塔,此塔初建于齐梁,距今已1400余年。金山过去曾有双塔,已废,现存此塔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塔身为木结构,七级,有梯可上下,每层均围以走廊和护栏。

从慈寿塔往北至法海洞,这是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法海禅师的苦修之处,洞中供有法海塑像。在法海洞北、玉带桥旁有一白龙洞,根据神话传说,洞中塑有白娘娘和小青的石像。

沿白龙洞向右上行不远至朝阳洞,此洞又名日照岩。洞顶的悬岩上镌有日照岩三字。每当日出之际,这一带石壁迎着朝阳金光四射,水天尽赤,蔚为奇观,是金山观日出的最佳去处。岩壁上所刻朝阳洞三个大字系明代滕谧所书。

金山寺西500 米处有中泠泉,被唐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石栏的南壁上刻着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

现有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寺之巅的慈寿塔。慈寿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代,原为两座宝塔,南北相对而立,后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建成一座八角七层塔。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明了法师重建,清同治、光绪年间加以修葺。

现存的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砖身木檐,仿楼阁式,七级八面,每极四面开门,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有走廊和栏杆可凭栏远眺,面面景色不同。东面焦山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的金山鱼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烟波中若隐若现。王安石在《金山》诗中生动描绘了登塔感受;“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在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金山还有法海洞、白蛇洞、朝阳洞和和仙人洞“四大名洞”。其中法海洞最为有名,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丞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寺,寺宇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就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寺盖屋,重继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他坐禅的石洞里雕了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

关于法海与白蛇之间的故事,宋朝诗人张商英诗曰:“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明朝人把金山的禅话与杭州西湖白蛇故事联系在一起,最后产生了优美的戏剧——《白蛇传》。《白蛇传》使法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的传奇色彩反而掩盖了法海作为金山寺祖师、一代名僧的本来面目。

金山寺不仅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还历来流传不少民间故事,例如民族英雄岳飞,被*臣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召回杭州,途径镇江,夜宿金山寺,寺僧道月已预料到岳飞要遭秦桧的毒手,便用识语,暗示岳飞前途“风波险恶”,后来岳飞到杭州,果然被害于风波亭。岳飞牺牲后,有人把道月和尚的话告知了秦桧,秦桧大怒,遂令何立到镇江拘捕道月和尚,但在何立末到镇江前夕,道月和尚已圆寂了。

宋建炎年间,韩世忠败金兵于此,此寺历代住僧颇众,有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等大德驻锡于此。历来文人墨客咏吟甚多,如苏东坡、王安石等均即兴挥毫。高丽的义天和尚也曾来此参学。杨歧宗的圆悟克勤及天台的南屏梵臻等常住于此。

金山寺和尚保存有许多珍贵文物。其中周朝铜鼎、诸葛亮战鼓、文徵明《金山图》、苏东坡玉带,合称为“金山四宝”。据记载,清乾隆时曾有文宗阁,藏巨编《四库全书》,惜已毁于兵火。

在对外友好往来上,金山寺与日本佛教界有较深的渊源。唐朝以来,不少日本僧人飘洋过海,来金山寺参禅学经。唐朝有空海法师,宋朝的荣西、觉心、成寻,元朝时的古沅、邵元等僧人,都到过金山寺,为中日两国佛教界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金山寺主要景点

文宗阁

在金山寺东侧的湖中小岛上,看到了曾经气象万千的皇家藏书楼——文宗阁。尽管现在的文宗阁还没有扑面而来的书香,尽管还没有读书人孜孜不倦的身影,但文宗阁的秀气与清高,还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过去那场浩劫后的惨景,已经烟消云散。金山文宗阁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经嘉庆、道光两朝,历时75载。据新编《金山志》载:“在山南行宫左乾隆四十七年钦定四库全书成。高宗纯皇帝特颁三部于江浙两省。以一部藏金山,先于四十四年敕建文宗阁以备存储。四十九年圣驾南巡。复谕令士子愿读其中秘书者,就阁抄写。毁于太平天国时”。

百花洲

顾名思义,百花洲以花得名,以花扬名。徜徉在百花洲,虽然诸多花的品种,很多游客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每一种花的高雅与芬芳,却给人带来了别样的意境。穿梭在百花丛中,感受百花洲迷人魅力,改造后的百花洲真的让人不虚此行。百花洲改造工程于2009年6月18日开工,改造面积2万余平方米,新建水月轩、亲水漂台、紫薇花架及曲折长廊等园林景观建筑约600平方米;改造地形3000余立方米,修缮虚花渡、溪月厅及门楼等古建筑;种植鸡爪槭、银杏、桂花、刺骨冬青等乔木17余种近700棵,配置垂丝海棠、樱花、连翘、白玉兰、紫玉兰、丁香、腊梅、梅花等花木近百种,栽植万年青、南天竹、金山绣仙菊、三色堇等地被35种约8000余平方米,形成了四季有绿、四季有花、花木扶疏、百花争艳的植物景观效果。

镜天园

登高望远,每次站在高高的慈寿塔上,无不感叹长江的雄壮与伟岸,滔滔江水记录着历史长河的点点滴滴。而如今,再次登上慈寿塔,另一番景象却别有洞天。俯视金山新景镜天园,一个大大的“禅”字,不由感叹设计者匠心独具,韵味十足。改造的镜天园景区,以“书茶·禅境”为主题,营造参禅悟道的浓厚氛围。禅境是直指心性本体的,只要明心见性,即可成就佛境,禅境实质上就是心境。禅宗历来就有通过练习书法这种抽象艺术来顿悟的传统。古人认为“晓书”则是“通其意”,是一种禅宗式的顿悟。

御码头

在山北有十三级台级,原作伴月式,两边护有石栏,左右有鼓楼(清咸丰年间被毁)。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先后几次来金山都由这码头上岸,故称“御码头”。

白龙洞

白龙洞在金山西北山脚下玉带桥旁。相传唐朝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到金山,在这洞里打坐参禅,白蟒就避走了,毒气也没有了。白龙就是指这条白蟒。

观音阁

从夕阳阁登山而上,南面正中有观音阁,又叫士阁,因阁中供奉观音,故名。此建筑与楞伽台、妙高台,西与慈寿塔、法海洞丹辉碧映,椽摩栋接,连成一气,足以壮此名山胜概。

妙高台

妙高台又名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刘编《金山志》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佑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相继重建。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仅存台址。当年妙高台,还是赏月佳处,并且流传着名士苏东坡曾在此赏月的轶事。 此外,据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公元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用四千水兵将几万入侵的金兵围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气助阵,大破金兀术部众。这个历史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英风千载,流芳百世。

慈寿塔

又名金山塔,创建于一千四百余年前的齐梁,塔高三十米,唐宋有双塔,宋朝叫“荐慈塔”、“荐寿塔”。1472年,日本画家雪舟等杨登游金山,曾绘《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上有南北相向的两座宝塔。双塔后毁于火,倒坍后,明代重建一塔,取名慈寿塔。按照古代各国佛教的习惯,一般情况建寺同时建塔,特别是名山大寺,有寺必有塔。到清代咸丰年间,此塔又毁。光绪二十年,金山寺住持僧隐儒誓建此塔,往京都向清廷呼吁,慈禧命他自行募捐修建。他奔走南北,沿门托钵,多方募化,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约经五年,募银二万九千六百两建塔,仍名慈寿塔。此塔玲珑、秀丽、挺拔,矗立于金山之巅,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得恰到好处,仿佛把金山都拔高了。塔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内有旋式梯,供游人登塔远眺。每层四面有门,走廊相连,面面有景,风光各异。游人登临塔顶。凭栏远眺:东望长江中的焦山和形势险固的北固山,南望城市风光行重重叠叠的山峦峻峰,西望波光粼粼的鱼池和浩浩荡荡的大江激流,北望烟波缥缈的古镇瓜州和古城扬州,令人大开眼界,心旷神怡。

七峰亭

七峰亭在山西侧金鳌岭上。古代因有七座小山突起,名七峰岭。后削山建阁,故以七峰阁而名。

芙蓉楼

金山芙蓉楼为镇江历史上的名楼,始建于东晋,为二层楼,高17米。该楼融古典园林建筑宇艺术之精华,独具匠心,富丽堂皇。芙蓉楼外语金山风景区塔影湖畔“天下第一泉”内,与金山寺隔湖相望,三面依湖临水,直出水面,周围绿树环抱,垂柳丝丝,柔姿万千。

大雄宝殿

出天王殿,便见金山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耸立。大雄宝殿为1985年重建,1990年落成。“大雄宝殿”四字为赵朴初题写,高悬殿额,大雄宝殿歇山重檐,雕梁画栋,黄墙红柱,金色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气势雄伟庄严。 大殿为正方形,高25米,深24.6米,内36根子柱擎立。由于大殿在原址向后移八米,殿前更为开阔。大殿设计兼有北方宫廷雄浑富丽气势与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大殿外墙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八字。殿内正噗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分立两侧,两旁六十八罗汉,背面为海岛观音像,两旁站立善财童子、龙女,中有金山寺德云比丘,金山寺海岛图也在其中,特别引人。大殿上方四周圈棚列56尊罗汉。大殿外墙镶六扇檀香木雕圆窗,每一扇画面都是与佛教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三扇讲的是与金山寺有关的三则故事。毁于1948年春大火的原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

古法海洞

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在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阻挠破坏青年男女美满婚姻的恶僧,可历史上他却是位有德行的高僧。法海姓裴,人称裴陀头,河东闻喜人。他父亲裴休是唐朝宣宗皇帝的宰相,感到“伴君如伴虎”,一旦得罪了皇帝是没有好下场的。他十分信仰佛教,认为富贵荣华不如出家好,因而决心送子出家为僧。裴陀头出家到江西庐山,取名法海,他在庐山学道参禅,一心修炼。后来到镇江金山,那时寺宇荒废,荆棘丛生,还有蟒蛇为害。他就找到山上西北角的这个岩洞,住在洞里参禅打坐,白蟒就避走了。法海来金山后,最大愿望是要修复金山寺,他曾燃指一节,以表决心。一天也僧众披荆斩棘,到江边挖土,偶然挖出黄金若干镒(一镒为二十两),就报告润州刺史李奇,李奇又上报宣宗皇帝,宣宗命他把黄金给法海作修复庙宇之用,并赐名为金山寺。

江天一览

金山最高处,有一石柱凉亭,名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和吞海亭。亭中石碑是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陪同母亲来到处于大江之中的金山寺游览时留下的古迹。康熙登高远眺,大江东去,水天相衔,诚雄观也。遂历奋笔手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亭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同治十年(1871)复建,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康熙所写的“江天一览”四字刻在石碑上,放置亭内。这里是领略金山风姿,俯瞰镇江全城美景的最佳观赏点之一。

江天禅寺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一次是在唐朝,曾把金山寺改为龙游观,将近二百年。又一次是宋朝政和四年,因徽宗赵佶奉道教,又将龙游寺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道士观),为天下神霄第一。后复名为龙游寺。

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南泠泉,在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池畔石栏上有清人王仁堪题写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此泉曾被陆羽排为天下第七泉,後来刘伯刍根据此泉特有的优点,定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又名中濡泉,泉水清澈,水味甘醇清冽,沸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而不溢出。。唐代时就已闻名天下。第一泉原与金山同在江中,清咸丰、同治年间,遂随金山登陆。据记载,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簿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冷是水曲的意思,三泠为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称“南泠泉”。

更多湖南旅游国内旅游长沙旅游长沙到张家界旅游长沙到凤凰古城旅游长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网!请继续关注与支持(97616旅游网http://www.97616.net/

http://www.97616.net/vjingdian_875.html

金山寺在哪里?金山寺属于哪个省?金山寺在哪个省?

上一篇:瘦西湖
下一篇:无锡蠡园

相关金山寺,金山寺在哪里,金山寺属于哪个省?金山寺在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