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97616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河北旅游景点 >> 南和县

南和县,南和县在哪里,南和县在哪个省

    就去旅游网  最近更新:2023-10-26 18:21  浏览次数:

南和县在哪里?南和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南和县在哪个省?

南和县旅游,南和县在哪里,怎么走?

和县隶属河北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东与平乡县交界,北与任县相邻,西与邢台市区、沙河市毗邻,南与邯郸市鸡泽县、永年县接壤,距首都北京376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08公里。面积418平方公里,人口325332人。

河北南和县
河北南和

河北南和县简介

南华县下辖3镇5乡,县政府驻地和阳镇。新时期初期已有人类聚居,西汉建制南和县,别名和城、嘉禾城。南和县内地势平坦,是传统农业县,历史上有“不求天”和“畿南粮仓”之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河北省蛋鸡养殖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西葫芦之乡 。

南和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吴村古墓、北齐造像碑、大隋名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名胜古迹主要有北周时修建的河北省最大的二僧道场白雀庵、元代修建的白佛寺水陆殿,有宋璟、朱正色祠堂及陵墓、白寿章、白公素等名人遗址遗迹。

河北南和县建置沿革

西汉(公元前202年)始置南和县,治今城关。同时还置有朝平县。两县均属巨鹿郡。景帝中原六年(公元前144年)更隶广平郡。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改属平干国。五风二年,国除为广平郡。两县仍属之。

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广平郡封为广平国仍辖南和、朝平两县。后朝平并入南和县,仍属广平国。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更隶巨鹿郡。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改属魏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南和更隶广平郡,此后南和并入任县。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析任县复置南和县,仍属广平郡。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析广平郡北部地区增置北广平郡,治辖南和县。北齐,北广平郡复省入广平郡,南和县遂还隶广平郡,同时废任县并入南和县。此时南和城一名嘉禾城,安澧城。北周置南和郡,治辖南和县。

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南和郡,南和县改属洺州,十六年更隶邢州,并析南和县复置任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邢州为襄国郡,仍辖南和县,同年任县复省入南和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和州,治辖南和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罢邢州为巨鹿郡,辖南和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罢郡复置邢州,南和县仍属之。五代,南和县仍属邢州。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任县为镇,复并入南和县。元祐元年(1086年),析南和县置任县。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升为信德府,辖南和县,此时南和更名澧川(因澧水过境而得名)。

金天会七年(1129年),信德府改为邢州,仍辖南和县。

元中统三年(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南和仍属之。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南和并入沙河县,不久复置,南和县改为和阳县。同年顺德路改为顺德府,和阳县属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名南和县,仍属顺德府。清沿明制。

民国二年(1913年)南和县改隶冀南道。三年(1914年)又更大名道,十七年(1928年)道废,南和县直属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五督察区。三十四年(1945年)七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冀南四专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南和县遂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四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8年)八月,河北人民政府成立,南和县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和县仍属邢台专区。1958年,南和县划与平乡县、广宗县、巨鹿县合并为巨鹿大县。

1961年7月9日,析巨鹿县置任县,将原南和县划归任县。

1962年3月27日,析任县恢复南和县原建制,仍属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南和县仍属之。

1993年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南和县仍属之。

河北南和县行政区划

2010年南和县辖3个镇、5个乡:和阳镇、贾宋镇、郝桥镇、东三召乡、阎里乡、河郭乡、史召乡、三思乡。共有218个行政村、203个自然村。县政府驻和阳镇。

乡镇 面积(平方公里) 驻地 辖村数量(个)

和阳镇 40 东关村 35

郝桥镇 62 寺后村 30

贾宋镇 74 贾宋村 32

东三召乡 58 东三召村 32

阎里乡 47 阎里村 12

河郭乡 53 梁牌村 27

史召乡 38 高村 22

三思乡 46 三思村 13

河北南和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和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中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东与平乡县交界,西与邢台县、沙河市毗邻,南与邯郸市鸡泽县、永年县接壤,北与任县相邻。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公里。南和县面积418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和阳镇,西北距邢台市20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103公里。南和县位置为东经104°17’-109°39’,北纬 35°14’-39°14’。

地形

南和县县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30.5~50.8米。

气候

南和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523毫米。

水文

南和县有南澧河、顺水河、沙洺河、留垒河等季节性泄洪河流。

河北南和县风景名胜

南和城好牌坊

牌坊是中国封建社会旌表“忠孝节义”和“重臣名宦”功德政绩的石雕建筑。据清朝《南和县志》记载,南和县原有牌坊36座。从解放后一直到文革前这段时间,南和县城保存完好的牌坊仍有七座,主要分布在府前街(从西门里至南门里),即:三世宫保坊,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李起元立;恩光三世坊,为刑部左侍郎李若珪立;天恩覃敷坊,为兵部员外郎朱家卿立;金吾世胄坊,为锦衣卫世袭实授百户朱时万立;平定边疆坊,为右副都御史朱正色立;掖垣都谏坊,为礼科给事中李若珪立;节制三省坊,为勋阳巡抚右佥都御史李若珪立。这些牌坊均系明王朝皇帝降旨敕建,是具有明朝建筑风格的古雕群,全部以青石加工成构件,以榫和铆眼连接成仿木结构,主体四柱三间,斗拱飞檐,兽吻卷脊,枋梁楣额。

和阳八景

“和阳八景”旖旎多姿,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为之驻足留恋,登临游览,留下了吟咏和阳风物美景的传世佳句名篇。明清南和县有和阳八景之说,如下:笔架耸翠、澧水扬清、凤池春烟、鸡台晚照、梅亭绿荫、荷沼香风、古刹晴虹、仙坛秋月。

南和古城

南和古城别称“嘉禾城”,民间又俗称“纱帽城”。南和县自西汉建县以来,此处一直为县治。后周时曾是南和郡郡治,唐武德元年还作为和州州治。北魏时期,南和城周七里,有南、西、北三门,城内多空旷之地,兵匪一来,难以防御,故元至正年间,县令尹泰改筑为小城,城墙周四里,明正统十四年知县王渊重建四门。成化二十二年重修,创建石桥。弘治三年知县门宁重修城楼四座,正德年间重修,城高三丈,池深两丈有余,添设城楼、角楼各四座。嘉靖二十七年知县屈作城垛口易以砖。崇祯十一年兵火后,只留城东楼,十二年知县谢继迁重砌为砖城。清代仍几次加以修葺,民国后逐渐颓毁。解放后拆平,改为环城公路。

白雀庵

白雀庵位于河北省南和县东北10公里处白佛村,始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余亩。

更多湖南旅游国内旅游长沙旅游长沙到张家界旅游长沙到凤凰古城旅游长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网!请继续关注与支持(97616旅游网http://www.97616.net/

http://www.97616.net/vjingdian_4521.html

南和县在哪里?南和县属于哪个省?南和县在哪个省?

上一篇:宁晋县
下一篇:清河县

相关南和县,南和县在哪里,南和县属于哪个省?南和县在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