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97616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福建旅游景点 >> 柘荣县

柘荣县,柘荣县在哪里,柘荣县在哪个省

    就去旅游网  最近更新:2024-03-03 15:42  浏览次数:

柘荣县在哪里?柘荣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柘荣县在哪个省?

柘荣县旅游,柘荣县在哪里,怎么走?

柘荣福建宁德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接福鼎,西连福安[1],北邻浙江泰顺县,介于北纬27°05'-27°19'(27°209'),东经119°43'-120°04'(119°897')之间,主要溪流有龙溪、交溪、西溪和东溪等。境内土壤以红黄壤为主,呈偏酸性,可开发山地面积大。矿藏有铁、石英、铅锌、明矾、硫磺。名胜有东山风景名胜区、仙屿公园、明游朴墓、九龙井、凤岐古民居等。纪念地有闽东独立师兵工厂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殉难地等。

福建柘荣县
福建柘荣县

柘荣县简介

柘荣县是闽东北的内陆山区县,原称柘洋[1],早在新石器时代和商周之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古以来就是闽浙交界商品集散地,素有“闽浙咽喉”之称。柘荣县总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约10.3万[1],是福建省人口最少的县,自古是闽浙两省边界贸易点、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全国55个县、市之一,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柘荣剪纸之窗成为宁德市唯一的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中国太子参之乡”[2]、“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的美誉。

柘荣县地形地貌

柘荣县地处闽东北内陆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太姥山脉主峰东山顶海拔1480米,是全县最高点;英山乡下清水坑海拔仅78.8米,是全县最低点。属中山、低山类型区,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县境内峰峦起伏,地势呈东高西低。山地面积509.1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4.6%,平均海拔600米左右。

柘荣县气候特征

柘荣县气候温和湿润,气温立体分布明显雨量充沛,冬长夏短,霜雪冻害较严重的特征,由于境内各地海拔相差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各地平均气温在13-18℃之间,一月平均气温5.6℃,绝对低温-9.8℃(1983年12月31日)。七月平均气温25.1℃、35℃以上的酷暑极少见。年总积温5000-6500℃,年平均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期在3月30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38天左右,多年平均雪日7天,年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28天。

柘荣县历史沿革

县名似以柘洋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柘洋东山,东望海 外数百里。” 柘荣县在宋为长溪县灵霍乡柘洋里,元为福宁州灵霍乡柘洋上里。明初属福宁县;明成化九年(1473)属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福宁府霞浦县。宋设库溪(今富溪)巡检司。明正统六年(1441)设柘洋巡检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撤,清乾隆四年(1739)复置。

清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20年(1931),为霞浦县上西柘洋区。民国 21年(1932),为霞浦县第六区。民国22年(1933),为霞浦县第四区。民国23年(1934)4月,中国共产党在柘洋开辟苏区成立霞浦上西柘洋区苏维埃政府。同年5月-10月,柘洋苏区建立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属闽东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1935)6月,设立柘洋特种区,直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驻长乐县城,公元1938年即民国27年移驻闽侯,公元1942年即民国31年移驻福安)。民国32年(1943)9月,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

民国34年(1945)10月1日,撤销柘洋特种区建制,设置柘荣县,仍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1949年6月15日柘荣县解放,属第三专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1950年3月改名福安专区)。1956年8月12日,柘荣县制撤销,原县境并入福安县辖。

1961年10月15日,柘荣恢复县建制,仍属福安专区。1970年7月1日,柘荣县建制再次裁撤,原县内的城关、东源、宅中、黄柏、富溪、楮坪、英山7个人民公社划归福安县辖,乍洋人民公社划归福鼎县辖。1975年3月15日,柘荣再次恢复县建制,属宁德地区。1989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准,柘荣列入对外开放的全国55个市、县之一。

行政区划

1950年1月,撤销双城镇,划全县为3个区。6月,废除旧保甲制度,实行民主建政,建立乡政府。全县划分为3个区,辖24个乡。

1952年4月,土地改革完成,全县划为3区1镇35乡。

1954年9月,全县调整为3区1镇43乡。

1955年,撤销一区区公所,所辖1镇15乡归属县直接领导;二区改称富溪区;三区改称楮坪区,原区公所驻地由石咸移驻楮坪。

1956年4月,全县原来1镇43乡整编为1镇30乡。

1956年8月,柘荣县建制裁撤,全境并入福安县。原(柘荣)县直辖的1镇11乡和楮坪区辖的9乡合并成立柘荣区,区公所驻下城。富溪区名称及其辖乡不变。

1958年8月,富溪区裁并柘荣区,两区原辖的1镇30乡,重新调整为1镇8乡。

1958年10月,实行“公社化”管理体制,建立“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原柘荣区改建成立福安县柘荣农村人民公社联合社,下辖柘荣、富溪、楮坪、岐洋4个农村人民公社(简称公社,下同)、42个生产大队。

1959年12月,岐洋公社撤并柘荣公社。

1960年,富溪公社增设东溪、山樟2个生产大队。

1961年7月,公社体制下放,恢复区建制。原来3个公社改为柘荣、富溪、楮坪3个区,原来社属44个生产大队整编为区属23个人民公社(简称小公社),并在柘荣区之下,另设1个双城镇,专理非农业人口事务。10月15日,恢复柘荣县制,仍辖3个区、1个镇、23个公社。原柘荣区改称为城郊区(区公所由下城移驻前山)。

1964年,城郊区的双城镇与新城公社合并成立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城关镇和城关公社。

1965年2月,实行撤区并社。由23个公社(镇)合并为8个公社,下辖83个大队。

1966年,东源公社增设洋边1个大队(由东源大队析出)。

1970年7月1日,柘荣县建制再度裁撤,将城关、东源、富溪、黄柏、宅中、楮坪、英山7个公社及其所辖73个大队并入福安县管辖(并入后,城关公社改称柘荣公社);乍洋公社辖11个大队划入福鼎县管辖。

1972年,英山公社增设田头洋1个大队。

1973年,黄柏公社增入下坪1个大队。

1975年3月15日,柘荣县再次恢复建制,原划给福安及福鼎管辖的8个公社,全部划归柘荣。同时,在柘荣撤县期间,福安县潭头公社划归黄柏公社管辖的下坪大队,也随同柘荣复县而划入柘荣管辖。撤县期间的柘荣公社在复县后仍恢复为城关公社。此时,全县共辖8个公社、86个大队。

7月,楮坪公社增设茶湾(由湾里大队析出)、靴岭尾(由金家洋大队析出)2个大队;英山公社的和尚洋大队改称凤洋大队。全县共辖88个大队。

1980年8月16日,城关公社析出北街、南街、溪坪、上城4个大队恢复设置县属城关镇。原城关公社则改称城郊公社,同时将乍洋公社的仙山大队和楮坪公社的金家洋、靴岭尾2个大队划城郊公社管辖。

12月,撤销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恢复人民公社和大队的管理委员会。 1981年,黄柏公社增设上黄柏(由黄柏大队析出)1个大队。合前全县共辖114个大队。是年11月,城关镇恢复双城镇原名。

1984年10月23日,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制,重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全县共辖9个乡(镇)、3个街道、114个行政村。行政区划直至1990年底未变。[8]2003年,柘荣县辖2个镇、7个乡:双城镇、富溪镇、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2003年末,户籍人口10.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5万人。

柘荣县名胜古迹

东狮山:省级风景名胜,群峰耸峙,雄伟挺拔,集太姥山的奇伟雄姿,兼武夷山的柔媚挺秀。凤岐吴氏大宅:为“亨房”所建,坐北朝南,台基5级,内外两重围墙,四周花园。

黄柏小东山风光:境内多高山峡谷,在绵延群山中矗立着13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有东山(小东山)、蝴蝶山、天星岗、龙井坑峡谷等。

九龙井:不仅有九个“龙井”,而且还有地质奇观--冰臼。

更多湖南旅游国内旅游长沙旅游长沙到张家界旅游长沙到凤凰古城旅游长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网!请继续关注与支持(97616旅游网http://www.97616.net/

http://www.97616.net/vjingdian_4176.html

柘荣县在哪里?柘荣县属于哪个省?柘荣县在哪个省?

上一篇:寿宁廊桥
下一篇:宁德蕉城区

相关柘荣县,柘荣县在哪里,柘荣县属于哪个省?柘荣县在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