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陶公庙庙会——中华千年地方庙会
摘要:旧时长沙城乡的庙会中,陶公庙会是规模大、影响远的庙会之一。该庙位于长沙县 榔梨镇临湘山上。 据《晋书》和《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建于505年(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491年,是当地士民景仰东晋太尉、长沙郡公陶侃的后...
长沙陶公庙庙会——中华千年地方庙会
旧时长沙城乡的庙会中,陶公庙会是规模大、影响远的庙会之一。该庙位于长沙县 榔梨镇临湘山上。
据《晋书》和《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建于505年(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491年,是当地士民景仰东晋太尉、长沙郡公陶侃的后代陶淡和陶 的清名盛德而兴建的。陶淡和陶 是叔侄,两人弃家修道,结庐修练于 梨临湘山,后羽化成仙,成为知万事,医百病,求晴得晴,祈雨得雨,能退兵灾,应万事的仙人肉身菩萨。陶公庙正因此而闻名于世。历史上,每次陶公菩萨出巡,都是由官府迎送,其中有4次是由巡抚大人亲自迎送。1688年(康熙二十六年),长沙大旱,湖南巡抚赵申乔亲赴 梨陶公庙迎接陶公真身菩萨进城求雨。还真为陶公菩萨碰中了,仪式过后,果真“天忽大雨,水盈尺”。因此,陶公庙从建庙起,就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和保护。清咸丰皇帝还封陶淡和陶 为“孚佑真人”和“福佑真人”,并下旨将陶公庙祀列入礼部春秋祭祀名单。
每逢两个陶公菩萨生日——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善男信女们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以庆陶公菩萨的寿诞。庙会每次时间长达10天左右。前来赶庙会、朝拜的香客成千上万,其中有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他们对陶公菩萨虞诚至极,用“朝肉香”的形式(将小香炉用线吊于手肘皮下)顶礼膜拜。每次庙会,古戏楼上照例是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有湘剧,也有京戏,整天整夜的连演连唱。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采……。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竟相上场,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
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物资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时间,香火鞭炮不绝,香客、戏客人涌如潮,热闹非凡。这自然促进了陶公庙四周的经济繁荣。人们因为庙会的需要,结庐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望梨镇。因此,有民谣云:“望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长沙地区除陶公庙会外,还有其它许多庙会。这些庙会与陶公庙会比较,只是在内容和规模上有所不同而已。如望城县沱市乡以前的辖神庙,清道光、咸丰(1821一1850)年间已具相当规模,庙内戏台设计巧妙,音响效果好,艺人们的道白、唱腔都非常宏亮。每年农历7月12日为辖神庙的庙会日。庙会的前两天,当地百姓要打着旗锣鼓伞,抬着辖神菩萨在各乡周游一圈。庙会开始后,按庙规,每个香客朝拜之时,都得先在庙门前杀一只公鸡敬神。每逢庙会得连续唱戏10天,白天10台戏,由庙开支,晚上9台戏由当地行会开销。长沙省城的湘剧名角,如小生吴少芝、老生欧云霞、花脸廖松柱、小丑李少成、老旦盖梅先和花旦“六岁红”等都是这里的常客,给庙会更添热闹气氛。庙会期间,镇上小商小贩众多,前来看戏的人山人海,既有农民,也有乡绅,还有城里来的阔太小姐。
97616旅游网:97616 . net
看了本文章的96%游客还看了:
-
长沙民风民俗有哪些?长沙民风民俗“八大怪”
长沙“八大怪”是指在以长沙为中心的湘江两岸地区出现的八种独特的民风民俗。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长沙地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长沙地区,... -
元宵节的来历与传说,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 -
文艺复兴剧场-无惧时间与成本只为一出好戏
文艺复兴剧场 文艺复兴剧场的场主付忠良是位东北小伙,只身在南方之城筑造着自己的文艺梦。剧场名便是源自剧场创始人的一个梦想:复兴长沙的文艺。剧场每年固定排演3-4部原创新戏,在戏剧界,这已是高产,但考虑到剧场运... -
爱剧场-海归场主实验爱的聚会
爱剧场《好抢手》剧照 爱剧场的英文名叫“I PLAY HOUSE”,浪漫场主的小心思。“I”既是爱的谐音,又意指场主本人;“PLAY”既表示戏剧又透露出创办者对艺术的态度,艺术不是做出来,而是玩出来的,艺术没有固定的形式,而是一... -
果实剧场-汪涵与大学生寻找理想主义的花朵
果实剧场《六十码头》中的一幕 果实剧场的发起人是每周五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的汪涵。不同于传统剧院,“果实”剧场从成立之初便致力于为民间戏剧爱好者提供平台,挖掘民间戏剧人才。曾错过在大舞台上朗诵莎翁的台词,内...
- 网友评论